乐鱼体育平台张虹 触过冰的温度听过风的速度

  乐鱼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3-23 20:15

  乐鱼体育平台张虹 触过冰的温度听过风的速度张虹出生在“冰城”哈尔滨。这里是中国冰雪运动发源地之一,亦是冰雪冠军的故乡之城,2022年中国奥委会授予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座城市获得此殊荣。张虹回忆,自己与冰上运动结缘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乐鱼体育官网,当时在东北几乎各家各户的孩子都会去冰面上,雪地里玩耍,对装备场地并没有那么讲究。张虹父母出于想让孩子接触体育运动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张虹7岁那年给她报名了滑冰队。

  张虹和滑冰队训练的地方是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香坊公园(今改名为尚志公园)。夏天,张虹和队员们在这里进行陆地训练,作为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她内心一直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在张虹的个人公开账号里,有一张日记的照片乐鱼体育官网,日记除了开头的“我”和落款的日期和姓名是汉字,剩下均用拼音书写,短短5行日记,记录了当时稚嫩的她,坚韧且可爱。内容为——“我八岁了,每天到公园滑冰训练,今天练长跑,刚跑3圈,就跑不动了,我心里想一定要坚持,不能落后,最后我跑完了8圈乐鱼体育官网,我胜利了!1995年6月21日 张虹”。

  在张虹童年的记忆里,八区的冰场和香坊的学校是她经常穿梭的地方。随着短道速滑开始普及,在和父母商量后,张虹正式更改运动项目开始短道速滑的训练。12岁那年张虹迎来了她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张虹从业余队转入专业队开始训练,这也是张虹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开端。她不会再过多地依赖父母,遇到事情也开始尝试自己去解决,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在专业队里有队友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并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去奋斗。作为队里最小的队员,张虹开始接触比赛,潜心训练后,她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是一名极具潜力的短道速滑运动员。2003年,张虹站上了全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的赛场,全国冬运会被称为国内的小奥运会,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冰雪运动赛事。这次张虹和在电视里、新闻上出现过的偶像运动员共同竞技,最终大杨扬获得冠军,张虹获得第6名。那时张虹是前8名选手里,唯一不是国家队队员的运动员。

  故事往往会在即将迎来时,出现转折。全国冬运会结束后,张虹在训练场和赛场上并没有崭露头角,她的优势反而开始减弱。专业队队伍内部的整合与调整,也给张虹带来重新磨合的挑战。彼时的外界干扰虽然让张虹迷茫,但内心是坚定的,她知道一切都要用成绩说话。在逆境中,她将自己的专注力放到训练上,2004—2005年全国短道速滑联赛第一站及全国冬季运动会达标资格赛在哈尔滨拉开帷幕,张虹站在赛场上,她感觉一切又回来了,冰刀与冰面摩擦的声音激活了她的运动神经,赛场上的张虹心里只想着如何蹬冰,如何摆臂,如何分配体能。最终张虹在比赛中顺利拿到A标。但由于各种因素,张虹最终与短道速滑国家队擦肩而过。虽然对天赋与实力并存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结局不免遗憾,但是经历过此番事情,张虹的内心只会愈加强大。

  DIOR MÉTAMORPHOSE 金色饰面金属和白色树脂珠饰项链、 DIOR WEST 黑色和紫红色牛皮革带跟靴子

  对职业运动员来说,穿着印有国旗的运动服站上国际赛场上,代表国家而战,似乎是每位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而奥运会无疑是体育运动最神圣的殿堂。张虹心中的梦想从未改变,哪怕遇有磕绊,她也想身披国旗,在冰场上朝大家挥手。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张虹获得速度滑冰中国首枚冬奥金牌。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在速度滑冰项目中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在该项目取得金牌。不到3年时间,张虹从短道速滑转到速度滑冰,然后获得奥运冠军,如此传奇般的历程,唯有走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苦痛。

  2008年,张虹遇到了自己运动生涯的谷底。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以及过大心理压力,使得张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生理指标一度紊乱,12项指标中,有11项都低于常人。身体的警报信号持续红灯,让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张虹甚至有了退役的念头。即使这样,身披国家队队服为国征战的想法却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在这个“至暗时刻”,张虹接到了队里领导打来的电话。“张虹,你想练速度滑冰吗?”领导的发问,一时间让张虹有些不知所措。她没想过这样的出路。但急切想回队里训练的张虹,在惊讶过后,没有太多思考,一口便答应下来:“啊?我能练速度滑冰吗?好啊,可是我没有冰刀!”,接着电话另一头给了她一个手机号码。

  这个回答看似轻松,但张虹知道她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一个是速度滑冰,一个是短道速滑,名字略有相似,甚至外行还会混淆它们,但它们从冰上器材、专项技术、训练场地、比赛规则甚至训练方法和理念几乎完全不同。运动员改项和跨项不是什么特别的情况,有不少运动员从一开始并不是选择让自己最终获奖的项目。唯一不同的是,改项一般在运动生涯初期完成,很少说有人训练了十几年后,再去改项。因为人的运动习惯和思考逻辑都已形成固定的模式。而彼时的张虹,已经20岁了,如果要改项,就要不断推翻自己,打破自己。

  白色棉府绸衬衫、 DIOR MÉTAMORPHOSE 金色饰面金属和白色树脂珠饰项链 均为 DIOR

  进入到速滑队,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里似乎没有“魔鬼”式的训练,教练也不再逼着张虹减重,滑冰时她也不用重心过低,这一切让张虹感到无比幸福。但更为残酷的训练还在后面,夏天的陆地训练改为公路自行车和轮滑。张虹总因为跟不上大部队而被教练用车指导提高速度,有时候教练也会把她“丢下”,张虹骑回基地后,队友都洗完澡吃完饭了。到了冰上训练依旧如此,短时间内张虹很难找到冰感,短道时的优势反而在速滑里成了阻碍。“那时候我发现速度滑冰越来越难了,之前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中如果我只比一轮的话,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天我都可以休息。可在速度滑冰的比赛中,每一次每一项都要力竭,没有人在前面领滑,也没人在后面和你配合、给你助力,只要站上起跑线就要独自完成比赛,累到不行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感。”每天训练完张虹都会跟教练反复讨论技巧和要点,对于这个半路徒弟,教练们也是“倾囊相授”,不断帮助张虹攻克她的弱项。

  最终张虹在2010年看到了机会,她以候补队员身份,为国征战2010-2011赛季速度滑冰短距离世界杯长春站。她终于穿上了国家队的队服。这次征战让张虹与众多世界名将同台竞技,成绩有惊喜也有遗憾,但张虹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世界冠军就在我前面,她们不再是电视里的速滑选手,如今我踮起脚尖,就可以触手可及。尽管我明知10名的差距、2秒的距离,但我仍然披荆斩棘,同时我也知道那必将成为我的动力!”

  经过不断地努力训练,张虹最终站上了索契冬奥会的冰面,虽然在此之前又出现了无数意外,比如滞留机场,重要冰鞋没到,上场前感冒了……如果内心不足够强大,任何一个小细节似乎都会将人击溃。但张虹迅速调整心态,她不想让自己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留有遗憾。在速度滑冰1000米的发令枪响的瞬间,张虹进入了“无他”的状态,她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她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蹬冰的每一个细节。时至今日再看起那次赛事转播,依然会让人“热血沸腾”,解说激动地说“张虹今天滑‘疯’了!”在最后一个弯道,张虹身体微微晃动,这不禁让人紧张,但张虹凭借高超的技术,最终以1分14秒02的成绩顺利冲线。在煎熬等待剩下组别进行完比赛后,张虹以0.67秒的巨大优势获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她终于实现了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身披国旗,环场奔跑,逆风飞扬。

  取得奥运会冠军后,张虹本可以功成身退,但是她依旧没有轻易地让自己停下。她又投入为期4年的平昌冬奥会的备战中,最后因为膝盖伤病的困扰,张虹最终没能站上领奖台。但是她的脚步并未就此停下。张虹说如果没有那么多当时的照片,她似乎不记得当时的疼痛与难过, 或许是奥林匹克的神奇力量带给了她更多希望。张虹在奥运村见到了联合国秘书长,还勇敢地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英文采访。因为张虹还有一个新的期待,那就是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以及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也许正在经历的不如意只是在为以后的惊喜做铺垫。“因为刚刚好有提名名额,刚刚好我的投票并列第三,刚刚好中国要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刚刚好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地位日益提高,刚刚好速度滑冰项目中从来没有人当选过委员。”国际奥委会主席把唯一任命委员的资格给了张虹,这一刻的幸运背后积淀了太多故事。张虹手握奥林匹克会旗,庄严宣誓,她既激动又感恩,由此成为其中的正式一员。

  张虹从走下领奖台,到走上发言台、讲台。“解锁”不同身份,必会遇到新的挑战。张虹退役后依然心系冰雪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她选择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职,亲自接触到热爱冰雪运动的年轻人。她深知偶像运动员带给新运动员的激励,如同当年叶乔波、大杨扬带给自己的激励一样。冰雪运动早已深入张虹的生命中。

  张虹说,她几乎没有在一个城市待满过两周,因为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在工作中会遇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对经历过运动生涯的磨炼的张虹来说,新的问题似乎不再是困难,她对此更多的是好奇,如同吸水的海绵,她在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地学习着。但一切都要先从语言关开始突破。张虹每天会让自己沉浸在英语环境5~7个小时,从国际奥委会的官方文件开始攻克“如何评估一处地点能否举办赛事,要从经济、、文化、气候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如何打造绿色奥运,如何善用奥运遗产,这些都是我们要讨论的议题”。而作为运动员出身的委员,张虹能够设身处地地提出与运动员直接相关的议题,为运动员争取到更为合理以及人性化的权益。

  如今张虹已经可以流利地在会上发言、陈述。她自信从容、内心坚定,犹如格兰维尔玫瑰一般,虽生长于海岸边的悬崖峭壁之上,但生命力顽强,无惧恶劣的气候,能够抵挡各种逆境,花朵仍然恣意盛开。张虹仍在自我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