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 Sports“体育列车”奔驰在巴山“一二三,加油!”秦岭以南,蜀道以北的大巴山腹地,山歌悠扬,赛事正酣。在川陕交界的襄渝铁路巴山站区体育场,全国铁路第十五届运动会启动式暨巴山第43届路地群众运动会拉开帷幕。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与近千名铁路职工欢聚一堂,共迎巴山“小奥运”。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巴山镇成为陕西镇巴县唯一通火车的地方。但是巴山的养路工们守着一条电气化铁路,却点了8年的煤油灯,由于黑水河中的矿物质含量超标,不能饮用,他们用水不是接雨水,就是要到山上去挑山泉;买粮更是要翻几座山,甚至还要自己进行原粮加工。当时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下班后守在站台上等候一天在此只停留两分钟的慢车。
为了凝聚人心,在巴山工务指导区带领下,职工们动手在“地无三尺平”的河滩上平整出半个篮球场,将废旧枕木做成篮板,用废旧的钢轨做篮球架,将旧安全带做成拔河比赛用的绳子,上山砍来竹子做接力棒。1981年,首届巴山运动会举行。虽然仅有篮球、接力、拔河等几个项目,运动员也仅有指导区的职工和家属40余人,奖品只是一根铅笔或者手绢,这样的运动会或许在其他地方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却是巴山职工们对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象征。
从1981年开始,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已连续举办43届。从最初简单的娱乐活动,一步步发展成为铁路职工和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小奥运”,成为巴山人的“狂欢节”,被誉为全国群众体育运动的典范。当地居民胡松告诉记者,这里有一群热爱体育运动的铁路职工和群众,坚守着大山深处这片乐土,乐观向上,不懈奋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比赛项目已逐渐从当初的拔河、篮球等5个单项陆续发展成为篮球、气排球、步调一致等6个集体项目和乒乓球、羽毛球等9个个人项目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参加运动会的不仅有铁路职工,还有周边企业、村镇社区的群众和中小学校的学生,参赛人数也由当初的几十人变成了如今的600多人,成为全体巴山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今年的运动会还专门开设了“农贸集市”,让当地农户家中的腊肉、土豆等山货特产通过“体育列车”走出“家门”销往全国,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车站建在绝壁之上,站台位于凌空飞架的桥上,桥如沉入山谷的弯月,一头钩着黑水河钢梁桥,另一头嵌入大巴山隧道群……这就是巴山工务车间管辖线路内情况的真实写照。
解和平是第一代巴山铁路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称“钢筋混凝土式的工长”乐鱼网站,多次参加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在巴山当工长时他曾说:“巴山的条件确实艰苦,但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了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这句话一直作为巴山家风传承了下来,朴素价值追求更是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基本内涵的“巴山精神”。而延续了43年的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则成为当地铁路职工和群众的另一种文化传承。
全国劳动模范王庭虎是解和平的徒弟,36年前,他来到巴山工务车间成为这里的一员。多年以来,他养护行走的线万公里,对于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王庭虎感情颇深,他表示:“我年年参加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诞生在大山里的运动会具有跨时代意义,这是一个关于大山深处的体育故事,是铁路职工和当地群众梦想开花的故事。”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巴山工务车间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最早一代的巴山铁路人将所有的青春热血挥洒在这里,点亮了巴山深处的通行希望乐鱼网站。如今,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这辆“体育列车”更是让人们看到了这片让梦想发生的热土乐鱼网站,看到了一份勇敢向未来的决心和力量。(转自4月19日《中国体育报》01版)